5月23日全球股市在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憂慮下,全面下跌。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在眾多負面因素困擾下,世界各國股市將陷入一段時間的低迷。

     國際熱錢流動頻繁

     從2010年1月以來,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就是困擾全球經濟復甦及引起股市震盪的主要因素。先是希臘,後有愛爾蘭、葡萄牙及西班牙,最近義大利也面臨危機,任何風吹草動,立即引起「熱錢」大規模逆向流動,或美元利差交易拆倉潮,從而導致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匯率市場及全球股市巨大震盪。風聲一過,湧動的國際「熱錢」又回到原點。

     已開發國家採取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已導致全球市場流動性氾濫。美國金融危機摧毀華爾街影子銀行體系後,國際金融市場氾濫的流動性,無時無刻不緊盯著世界各地金融體系微小的變動,以尋求最佳的獲利途徑及方式。這些資金不僅千方百計製造一個又一個不同資產的泡沫,而且也在提心吊膽地提防資產泡沫破滅所帶來的風險。再加上中國炒作要素的加入,國際市場一些投資產品的炒作更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為何歐債危機一直會成為國際「熱錢」炒作的源頭?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給國際金融市場所帶來的風險何時了?當歐債危機由希臘燒到義大利,是否意味著歐元面臨分崩離析的風險?這些危機對全球經濟復甦及中國經濟增長帶來多少影響?

     無論是北非的地緣政治還是賓拉登的死亡,無論是各國政府貨幣政策的變動,還是某國出現有利或不利的經濟問題,都是國際「熱錢」異動的理由。更何況歐債問題是影響全球金融市場重大的經濟問題,更是這些「熱錢」異動理由。只要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不解決,國際「熱錢」突然改變流向會十分頻繁。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為何會頻繁地發生?最根本的問題是歐元信用貨幣制度設計有缺陷,缺陷問題不解決,歐洲許多經濟問題隨時都可能發生。

     歐元制度缺陷所致

     如果貨幣面臨信用問題,就得透過國家主權來調整。而歐元作為在歐盟國家具有統一信用(或承諾)的貨幣,卻是由多個不同國家主權信用提供擔保。信用貨幣的統一性及國家主權的差異性,導致經濟弱勢國家過度使用信用貨幣,以便獲得更大的國家利益。但是,當經濟弱勢國家過度使用信用貨幣,其信用無限擴張一定會帶來各種經濟問題。

     當這些國家出現經濟問題時,又無法透過幣值的變化來調整,終於導致歐盟弱勢國家主權債務危機湧現。不解決歐元信用貨幣的統一性及其信用擔保國家主權的多元性問題,歐元經濟體弱勢國家過度使用信用貨幣及出現相應的貨幣危機就不可避免。當美元這種信用貨幣既是國際貨幣也是本幣時,所面臨的困境也是一樣。

     目前解決歐元債務危機的方法,並未觸及問題的核心,因此,這個問題會一直困擾全球金融市場及經濟復甦。其實,只要上述矛盾一解決,其許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但就當前的情況來看,並非易事,除非歐元體系解散。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中國經濟及金融市場早已融入這個全球一體化的過程,歐洲經濟不復甦,對中國進出口貿易影響肯定不小。而且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所導致的全球金融市場的動盪不僅直接衝擊著大陸國內股市,也影響到中國在國際市場上的資產價格,影響人民幣匯率穩定。而這些影響與衝擊很容易傳導到中國國內實體經濟,影響經濟增長的穩定。對此,中國政府密切地關注,以便制訂更好的應對策略。(作者為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h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